湘潭花石水泵厂:创新驱动 走内涵式科学发展之路-湖南湘潭泵业花石水泵厂 
当前位置湘潭泵业 > 水泵资讯 > 公司新闻

湘潭花石水泵厂:创新驱动 走内涵式科学发展之路

返回列表 来源: 查看手机网址
扫一扫!扫一扫扫一扫!
浏览: 发布日期:2023/6/1 20:26:37 【

节能水泵:创新驱动 走内涵式科学发展之路

摘要:电工行业作为工业的支柱产业,正成为湖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发动机。在迈向“十二五”的征程中,湘潭泵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后发赶超之势是湖南工业图强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湘潭泵业节能水泵,创新驱动,内涵式,科学,发展

  近年来,湘潭泵业节能水泵有限公司承载起引领长株潭经济腾飞、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基点,正全面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之路。

构筑创新高地

  永续发展动力

  2011年,湘潭泵业集团制造完成的我国首台5兆瓦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在世界风车之乡——荷兰并网运行,使我国目前研制5兆瓦风机的技术处于世界前沿、国际领先的水平,实现了中国海上5兆瓦永磁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零的突破。

   这是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在湘潭泵业集团的一份荣誉排行榜上,湘潭泵业集团的太阳能热电系统研制、100%低地板城市轻轨车等技术都占有一席之地。湘潭泵业集团正大步走在依托自主创新的内涵式发展大道上。

  湘潭泵业集团的直趋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300吨电动轮自卸车无疑是传统农业大省湖南走上新型工业化之路的精彩亮相之一。

   改革开放,特别是21世纪以来,湘潭泵业集团多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但仍面临着后劲不足的困惑:传统产业比重大、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整体竞争力不强……

  随着湖南将湘潭泵业集团纳入湖南“十二五”自主创新中长期发展战略。湘潭泵业集团因此承担起助推新型工业化、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引擎的历史任务。然而,湘潭泵业集团的经济发展状况,曾引来不少怀疑的眼光。

  2006年,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创新型城市。“这个宝贵的机遇可谓掉到了湘潭泵业集团的‘碗里’。”湘潭泵业集团董事长周建雄说,新的历史阶段,也只有创新才能为湘潭泵业集团插上腾飞之翼。

   在多项政策支撑之下,湘潭泵业集团千方百计引进领军人物和尖子人才,目标明确: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在于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大力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重点领域自主创新,湘潭泵业集团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构筑起具有集聚、示范、影响和辐射作用的自主创新高地。

  “十一五”时期,湘潭泵业集团先后荣获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称号,以及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红旗单位、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称号。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综合实力排名中,湘潭泵业集团跃升至第18位,走出了一条依托自主创新的发展新路子。

   目前,湘潭泵业集团的自主创新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其拥有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主体的研发机构,下设电机研究所、电气研究所、车辆研究所、水泵研究所、结构件研究所、特种电气研究所、微特电机研究所、风电工程中心、电传动车辆工程中心等各事业部和子公司研究所,设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007年,湘潭泵业集团又成立了湘潭泵业北京研究院;近几年又相继在欧洲、美国等地创建自己的海外研发基地。

  创新为魂 湘潭泵业为证

  “湘潭泵业在全国机电行业里,各方面技术全面领先。以前,虽然因为多品种、小批量、跨行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但这同样也是别的企业所没有的优势。这么多年不同领域的技术研发实践证明,既然不能所有产品都生产,那就把这么多优势技术集中起来,搞集成创新。”周建雄这样评价这几年来湘潭泵业集团的创新发展。

  定位于创新驱动,湘潭泵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明晰,就是善于把握全局、抓住机遇,把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市场的“自发”转变为改革的“自觉”,把握“后危机时代”的发展主动权,努力占据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其发展战略核心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包括300吨电动轮自卸车在内,湘潭泵业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调整优化产业结构。2011年,湘潭泵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达到123亿元,先后研制开发了包括我国第一台 (套)在内的重大新产品1100多项,其中100多项重大成套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湘潭泵业人始终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方针,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加快重大新产品开发。五年来,共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33项,企业标准1413项;主导产品专利实施达到85%,专利产品占总销售额的55%,拥有有效专利173项;提高品牌创建能力。2010年,“湘潭泵业”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企业充满蓬勃生机与创造活力。

   在原有大中型电机、风电发电成套设备等产业基础上,湘潭泵业产业结构开始发生质的转变,发展形成了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近五年内,企业先后完成了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研发、高压变流器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吨位电动轮自卸车关键技术、高效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重点技术攻关项目,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这仅仅是开始。在湘潭高新区主任刘硕科看来,“湘潭泵业集团充分利用园区现有工业基础、技术优势和人力资源,有望在‘十二五’末形成一个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在湘潭泵业总经理陈飞翔看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深入发展,集团将进一步解决好在新能源产业项目上的瓶颈问题,加大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把自主创新的着力点聚焦到支持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上来,为自主创新产品打开市场做好服务工作,推进全省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抢占制高点

  再造一个“新湘潭泵业”

  近年来,湘潭泵业为抢占制高点,正以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持续创新为强大动力,高效聚集社会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截至目前,风电产业化投入已超过12亿元,形成了1.5兆瓦、2兆瓦、2.5兆瓦、5兆瓦、6兆瓦、8兆瓦系列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和双馈风力发电机批量生产能力,带动了湖南省形成年产值120亿元以上的风电产业发展规模。

  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湘潭泵业节能逐步完善以建设高水平的技术研究、检测试验和成果转化平台为基本构架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建成了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技术研发和管理系统。技术中心现设有湘潭泵业北京研究院、欧洲研究院、6个产品研究所、4个专业技术研究所。

  目前,湘潭泵业节能水泵已通过欧洲达尔文研究院,引进消化吸收国际顶尖技术和全新设计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兆瓦级直驱风机产品技术,丰富了风机产品系列,拓宽了市场覆盖范围。

  周建雄告诉记者,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尤为关键。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未来市场发展方向和紧密结合公司的比较优势和基础条件,湘潭泵业集团必须发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减排产业、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产业。

  周建雄认为,在新能源产业,湘潭泵业节能水泵可以优先发展风能、重点发展核能、加速发展太阳能;在节能减排产业,湘潭泵业集团的大中型高效节能电机、大型电动轮自卸车、城市轻轨车都占据优势;在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产业,湘潭泵业集团也正在全面推进船用综合全电系统等产品研发进程,努力实现军民品能力相互融合、军民品业务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湘潭泵业节能水泵正抢抓机遇,高起点谋划了工业布局调整的工作:坚持核心研发、核心制造、核心验证、规模集成的原则,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构建风电机组、风力发电机、风电变频控制器、碟式太阳能、核泵等九大规模产业装备线;构建线圈、绝缘处理、铁芯制造、大型机加柔性生产线等支撑主业发展的四条专业线,建成具有现代工业气息的核心制造基地。

  与此同时,为发挥整机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湘潭泵业正促进风电、太阳能、核能等相关领域的配套企业整合与集聚,带动叶片、塔筒、主轴承、偏航变桨、变电器、铸造、发电机等新能源配套产业向工业园区聚集,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努力打造湖南省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